1月30日,在非盟首脑会议上,乍得外长穆萨·法基·穆罕默德(Moussa Faki Mahamat)在与肯尼亚、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四国4位候选人的角逐中凭借38票的总票数成功当选为非盟委员会的第5任主席。这也是非洲法语国家第4次获得非盟委员会主席的席位。法基现年56岁,曾担任乍得总理一职,并自2008年起担任该国外交部长。2016年乍得成为非盟轮值主席国,法基出任当年的非盟执行委员会主席。法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若当选非盟委员会主席,将着重关注非洲的安全和发展问题。法基曾于2011年10月和2013年8月到访中国。2016年7月,曾赴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
在本次选举中,上届非盟首脑会议中表现突出的波兹瓦纳候选人博茨瓦纳外交部长文松(Pelonomi Venson-Moitoi)在第一轮的选举中仅获得10票的支持,在第二、三轮的选举中仅获得8票的支持,未能进入最后的两强角逐。塞内加尔候选人阿卜杜拉耶·巴蒂里(Abdoulaye Bathily)在第一、二次选举中所获选票也仅与博茨瓦纳持平,第3轮更是仅获得3票支持。赤道几内亚外交和合作部长阿加皮托·姆巴·莫库伊(Agapito Mba Mokuy)亦止步第三场。
(表一):五国候选人在七轮选举中的表现
国家 |
轮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乍得 |
14 |
21 |
24 |
25 |
26 |
28 |
38 |
肯尼亚 |
16 |
15 |
17 |
26 |
27 |
25 |
|
塞内加尔 |
10 |
8 |
3 |
|
|
|
|
博茨瓦纳 |
10 |
8 |
8 |
|
|
|
|
赤道几内亚 |
3 |
2 |
2 |
|
|
|
|
弃权国家 |
|
|
|
3 |
1 |
1 |
|
此前颇受看好的肯尼亚外交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Amina Mohamed)虽两度领先于对手穆萨·法基·穆罕默德,但在第6轮的角逐中以3票之差惜败对手,与非盟委员会主席一职失之交臂。本次阿明娜·穆罕默德竞选非盟委员会主席一职得到了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Uhuru Kenyatta)的大力支持。有非洲媒体指出,肯雅塔为此曾先后派遣使团赴51个非洲国家进行游说,相关开销高达350多万美元。阿明娜的落选对肯雅塔政府的政治抱负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有肯尼亚媒体将阿明娜最终落败的原因归咎于乌干达、吉布提与布隆迪3国在关键时候未信守承诺给予支持。但此类说法并无确凿证据。乌干达政府还专门为此发表声明对这一说法进行了驳斥,称其在选举中始终与肯尼亚站在一边。虽然阿明娜·穆罕默德本人也在落选后指责部分东非共同体国家言行不一,但她也并未指出具体国名。如这种情况属实,肯雅塔政府将不得不反思其对周边多家的外交政策,甚至调整与相关国家的外交关系。据非洲媒体称,会议结束后,肯雅塔第一个走出会议室,且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除委员会主席一职外,非盟委员会九大委员尤其是和平与安全委员的选举和任免也颇受各方关注。此前,尼日利亚不惜放弃连续竞选政治委员的机会,试图凭借其在非洲尤其是西非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与阿尔及利亚竞选和平与安全委员一职。阿尔及利亚候选人Smail Chergui的成功连任无疑给尼日利亚政府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在未来四年中,尼日利亚在非盟委员会将面临缺乏强有力代言人的局面。尽管如此,尼日利亚依旧是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成员国,且在非盟和平与安全部门中占据很多重要的职位,其在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值得一提的是,埃及此次再次获选基础设施与能源委员一方面印证了此前埃及政府提出的“重返非洲”的承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尼罗河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依旧是埃及政府最关心的问题。目前,除经济事务委员以及人力资源与科技委员尚未选出之外,其他委员均已经任免(见下图)。
(表二)新一届非盟委员会委员任免情况
序号 |
职位 |
任免情况 |
国籍 |
1 |
非盟委员会副主席 |
Thomas Kwesi Quartey |
加纳 |
2 |
和平与安全委员 |
Smail Chergui |
阿尔及利亚 |
3 |
政治事务委员 |
Minata Cessouma Samate |
布基纳法索 |
4 |
基础设施与能源委员 |
Amani Abou-Zeid |
埃及 |
5 |
社会事务委员 |
Amira Mohammed Elfadil |
苏丹 |
6 |
贸易与工业委员 |
Albert M. Muchanga |
赞比亚 |
7 |
农村经济与农业委员 |
Correa Leonel Josefa Sacko |
安哥拉 |
非盟委员会选举不仅是一场参选国家之间的外交角力,也是不同非洲区域与国家板块之间的权力之争,其最终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非洲区域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非洲区域力量的消长与权力的平衡关系。虽然在不少人看来,本次选举的最终结果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细看之下,其实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就相关评论与学者的分析来看,本次非盟委员会主席的选举结果至少与非洲法语国家与非洲英语国家两大板块的权力分配与平衡问题、区域大国与小国的权力分配、非洲国家与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的关系问题、宗教信仰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关联。例如,博茨瓦纳外交部长Pelonomi Venson-Moitoi的落选与博茨瓦纳政府就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在非洲国家人权问题上的立场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肯尼亚外交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的落选和乍得外长法基的最终胜出则与法语非洲国家与英语非洲国家在非盟委员会高层职位分配方面的利益均衡(第四任主席非盟委员会德拉米尼·祖玛来自英语非洲国家)以及阿明娜·穆罕默德的穆斯林背景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此外,德拉米尼·祖玛就职以来南非的国家利益以及德拉米尼·祖玛个人政治野心对非盟议程的渗透也很可能让不少非洲小国对区域大国参选非盟委员会主席产生警惕。虽然肯尼亚还算不上区域大国,但就经济实力而言,肯尼亚远胜其他非洲小国,肯雅塔对阿明娜的高调支持及其在51个非洲国家的大力游说很可能产生反作用,加剧了小国的这种担忧。尼日利亚竞选和平与安全委员失败也与撒哈拉以南地区大国角力等因素相关。